聯系人:梁經理 /邱小姐
電話:13929190913 18824801372
傳真:0757-28872395
QQ:1085103991網址: www.zhsyxs.cn / www.sdkyd.com
E-mail:gdsdkyd@126.com chinasdkyd@163.com
地址: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容桂大福基居委會福平路5號5樓
深層洗腸減肥新學說
深層洗腸減肥新學說
通過洗腸達到減肥的目的已有多年歷史,但以前一直未有人能說清楚洗腸為何能減肥,以下新學說或許能讓我們明白一些。
1、腸道細菌和肥胖之間的聯系
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趙立平領導的一項研究顯示,肥胖可能由細菌感染引發,而不是過度飲食、鍛煉太少或者是遺傳因素,這可能對公共健康體系、醫藥行業以及食品制造業產生深遠的影響。[3]
在世界各地科學家研究了8年之后,中國的這一發現解釋了腸道細菌和肥胖之間的聯系。開展這一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團隊的趙立平教授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這是證明細菌導致肥胖的最后一個此前缺失的證據。”科學家找到了與肥胖有關的人類細菌,并將其喂給老鼠,將它們的體重增加與沒有喂細菌的老鼠進行比較。盡管后者得到高脂肪食物喂食,并被阻止鍛煉,卻沒有出現肥胖癥狀。
與該項目沒有聯系的其他學者,很快對潛在影響發表了評論。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生物學講師戴維·文考夫(David Weinkove)教授說:“如果肥胖是由細菌導致的,那么它可能是傳染性的,可能來自一些不明環境因素,或者來自父母。到頭來它可能與行為無關。”文考夫認為,趙教授的研究為肥胖介入治療開辟了道路,可能開發出藥物來進行治療。
2、腸道菌群的分布
健康人的胃腸道內寄居著種類繁多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稱為腸道菌群。在人類胃腸道內的細菌可構成一個巨大而復雜的生態系統,一個人結腸內就有400個以上的菌種。[1]
從口腔進入胃的細菌絕大多數被胃酸殺滅,剩下的主要是革蘭氏陽性需氧菌。胃內細菌濃度<10 3 CFU/ML(CFU即colony forming unit菌落形成單位)。
小腸菌群的構成介于胃和結腸之間。近端小腸的菌叢與胃內相近,但常能分離出大腸桿菌和厭氧菌。在遠段回腸,厭氧之間。
近端小腸的菌叢與胃內相近,但常能分離出大腸桿菌和厭氧菌。
遠段回腸,厭氧菌的數量開始超過需氧菌,其中大腸桿菌恒定存在,厭氧菌如類桿菌屬、雙歧桿菌屬、梭狀芽胞桿菌屬,都有相當數量。
在回盲瓣的遠側,細菌濃度急劇上升,結腸細菌濃度高達10.11 ~10.12 CFU/ml,細菌總量幾乎占糞便干重的1/3。其中厭氧菌達需氧菌的10.3 ~10.4 倍。主要菌種為糞桿菌屬、雙岐桿菌屬和真桿菌屬。
3、微生態平衡
人 類與微生物之間的動態平衡稱為微生態平衡,影響其微生態平衡的因素有外環境因素,也有宿主因素,外環境主要是通過改變宿主的生理功能產生的,如有益菌菌 群,通過產生細菌素,抗生素和其代謝產物,以及爭奪營養,空間爭奪以阻止過路菌群入侵,保持自身的穩定性。生態平衡時,可以保持宿主的正常生理功能,如營 養、免疫、消化等。生態失調可因慢性病,癌癥,手術,輻射感染,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等引起。
4、通過深度洗腸重新建立微生態平衡
從腸道菌群的分布的論術中表明:結腸的細菌濃度最高。通過深度清洗結腸(洗凈至回盲處),在結腸重新建立微生態平衡,是為達到減小“肥胖菌”存在的目的。趙教授的研究為肥胖通過結腸途徑治療法(洗腸)開辟了理論道路。
結腸途徑治療法是一種用高科技設備配合凈化水和藥物對結腸進行治療、保養的最佳方法。它是通過精密計算和安全保護的儀器,在專業腸療師的操作下,從肛門緩慢插入肛管,并用一根細小的腸療專用軟管(60cm長) 從肛管插入腸腔內(高位注液)或直接用肛管上的小管(低位注液),然后經管注入37℃的低滲透壓凈化水,通過水流對整個腸道進行分段清洗,并配合專業的結腸按摩,將多年來殘留在腸道表層的各種腐爛物質、毒素和寄生蟲清洗干凈,使腸道環境平衡、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強對營養的吸收。
在整個清洗過程中,受療者平躺在治療床上,不需要任何強制體位,水就能自動注入和排出腸道。對于腸道上的病毒、有害菌、寄生蟲以及陳舊的、腐爛的、牢牢附著在腸上的各種污垢,都能被清洗干凈。
清洗干凈的全結腸如同新生嬰兒般,新的食糜(chyme)到達結腸后,微生態又重新建立。日常不斷的洗腸, “肥胖菌”的數目在不斷減小,至胖源受到控制,加上適當的運動和節食消耗人體的脂肪,人就得到減肥。結腸途徑治療法(洗腸)佐證了趙立平教授的研究成果。